一种机械加工用抛光打磨设备的制作方法

时间: 2025-02-21 00:49:16 |   作者: 天博官方网站下载入口

  

一种机械加工用抛光打磨设备的制作方法

  导航:X技术最新专利金属材料;冶金;铸造;磨削;抛光设备的制造及处理,应用技术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加工用抛光打磨设备。

  2.铸造件是将液体金属用浇注、压射、吸入或其它浇铸方法注入预先准备好的铸型中,冷却后获得零件或毛坯。铸件在铸造完成之后,常常要对其表面激进型打磨,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以去除铸造件表面的飞边、毛刺等缺陷,得到平整度好,符合高质量要求的成品铸件。目前对铸造件进行打磨时,一般会用手钻接上打磨片或者手工使用吊磨设备做操作,打磨工作效率较低,同时在打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废屑粉尘,产生了大量的固体污染及废气污染,废屑飞溅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了严重的伤害,长期工作还会影响操作人员的个人健康。因此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了一种机械加工用抛光打磨设备。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加工用抛光打磨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现存技术问题。

  4.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机械加工用抛光打磨设备,包括机架、螺杆、滑块、第一电机、打磨装置、工作台、固定装置以及吸尘装置,所述螺杆与机架侧壁转动连接且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滑块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设置在滑块的底端,所述打磨装置设置在第一电机的输出端,所述工作台设置在机架侧壁上,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夹持工件的固定装置,所述吸尘装置包含吸尘口、吸尘管道以及集尘箱,所述工作台上方的机架侧壁上对称设置有吸尘口,所述吸尘管道对称开设在机架侧壁内,所述吸尘管道一端与吸尘口连接,另一端与集尘箱连接,所述集尘箱设置在工作台下方。

  5.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打磨装置包含连接杆、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一打磨头以及第二打磨头,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另一端对称设置有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所述第一打磨头通过第一支撑杆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铰接,所述第二打磨头通过第二支撑杆与第三电机的输出端铰接。

  6.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固定装置包含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一夹板以及第二夹板,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与第二电动推杆对称设置在工作台两侧,所述第一夹板固定设置在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夹板固定设置在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

  7.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吸尘口在机架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且呈条状孔设置。

  9.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集尘箱内设置有过滤网,所述集尘箱通过管路与尾气处理管道连接。

  10.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收集口,所述收集口与集尘箱贯通连接。

  11.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以及第二电动推杆底端均设置有升降气缸。

  13.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机架上设置有打磨装置并且滑块带动打磨装置在螺杆上滑动,根据自身的需求打磨的工件进行位置调整,第一电机驱动打磨装置转动进行打磨工作,使用更便利;通过在机架侧壁上设置有吸尘口,并且吸尘管道一端连接吸尘口,另一端连接集尘箱,可以对打磨装置工作时产生的粉尘或碎屑进行及时吸走并收集在集尘箱内,避免灰尘堆积对工艺流程的影响,减少操作人员长时间在粉尘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4.2、通过在打磨装置上设置连接杆且安装有第一打磨头以及第二打磨头,能够最终靠第二电机与第三电机对两个打磨头进行分别驱动转动,操作人员手持多个工件一起进行打磨,工作效率高;或者将第一打磨头与第二打磨头转动至与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垂直的方向固定后,由第一电机驱动转动,对工件进行打磨尤其是对弧形工件内侧壁进行打磨,适用性更好。

  15.3、通过在集尘箱内设置有喷淋头,可以及时消除扬尘,减少粉尘对工作人员身体造成的危害;通过在集尘箱内设置有过滤网,可以将较大颗粒的杂质进行及时过滤并清理,避免造成后续尾气处理管路的堵塞等问题。

  2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能够最终靠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能够准确的通过详细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一定要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机械加工用抛光打磨设备,包括机架1、螺杆2、滑块3、第一电机4、打磨装置5、工作台6、固定装置7以及吸尘装置8,所述螺杆2与机架1侧壁转动连接且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9,所述滑块3与螺杆2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电机4固定设置在滑块3的底端,所述打磨装置5设置在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所述工作台6设置在机架1侧壁上,所述工作台6上设置有夹持工件的固定装置7,所述吸尘装置8包括吸尘口81、吸尘管道82以及集尘箱

  83,所述工作台6上方的机架1侧壁上对称设置有吸尘口81,所述吸尘管道82对称开设在机架1侧壁内,所述吸尘管道82一端与吸尘口81连接,另一端与集尘箱83连接,所述集尘箱83设置在工作台6下方。

  2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机架1上设置有打磨装置5并且滑块3带动打磨装置5在螺杆2上滑动,根据自身的需求打磨的工件进行位置调整,第一电机4驱动打磨装置5转动进行打磨工作,使用更便利;通过在机架1侧壁上设置有吸尘口81,并且吸尘管道82一端连接吸尘口81,另一端连接集尘箱83,可以对打磨装置5工作时产生的粉尘或碎屑进行及时吸走并收集在集尘箱5内,避免灰尘堆积对工艺流程的影响,减少操作人员长时间在粉尘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吸尘管道82上设置有吸风机,将工作台6上方打磨产生的灰尘以及碎屑进行吸收,吸风机在图中未示出,可从现存技术中获得,此处不再赘述。

  25.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打磨装置5包括连接杆51、第二电机52、第三电机53、第一打磨头54以及第二打磨头55,所述连接杆51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另一端对称设置有第二电机52和第三电机53,所述第一打磨头54通过第一支撑杆56与第二电机52的输出端铰接,所述第二打磨头55通过第二支撑杆57与第三电机53的输出端铰接。

  26.通过在打磨装置5上设置连接杆51且安装有第一打磨头54以及第二打磨头55,能够最终靠第二电机52与第三电机53对两个打磨头进行分别驱动转动,操作人员手持多个工件一起进行打磨,工作效率高;或者将第一打磨头54与第二打磨头55转动至与第二电机52、第三电机53垂直的方向固定后,由第一电机4驱动转动,对工件进行打磨尤其是对弧形工件内侧壁进行打磨,适用性更好。

  27.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固定装置7包括第一电动推杆71、第二电动推杆72、第一夹板73以及第二夹板74,所述第一电动推杆71与第二电动推杆72对称设置在工作台6两侧,所述第一夹板73固定设置在第一电动推杆71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夹板74固定设置在第二电动推杆72的输出端。通过在工作台6上设置有固定装置7,可以对需要打磨加工的工件进行稳固夹持,减少人工手持操作,工作效率高。

  28.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吸尘口81在机架1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且呈条状孔设置。通过设置条状孔的吸尘口81,能增加吸尘量,对灰尘吸收、收集更加及时。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工作台6上开设有收集口86,所述收集口86与集尘箱83贯通连接;更优选的,打磨过程中产生的一部分较大的废屑颗粒可以直接从工作台6上的收集口86收集至集尘箱83内。

  29.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集尘箱83内还设置有喷淋头84。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集尘箱83内设置有过滤网85,所述集尘箱83通过管路与尾气处理管道连接。通过在集尘箱83内侧壁上设置有喷淋头84,可以及时消除扬尘,减少粉尘对工作人员身体造成的危害;通过在集尘箱83内设置有过滤网85,可以将较大颗粒的杂质进行及时过滤并清理,避免造成后续尾气处理管路的堵塞等问题。

  30.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一电动推杆71以及第二电动推杆72底端均设置有升降气缸75;结合实际需要对夹持工件的位置在竖直方向上做调整,增加整体装置的适用性能。

  31.工作时,通过驱动电机9驱动螺杆转2动,然后滑块3带动第一电机4、打磨装置5在螺杆2上水平方向滑动,调整打磨装置5的位置;第一电机4可以驱动打磨装置5进行打磨工

  作,具体地,当对弧形工件的内侧壁进行打磨时,调整第一支撑杆56以及第二支撑杆57使得第一打磨头54与第二电机52处于垂直状态,第二打磨头55与第三电机53处于垂直状态,固定后由第一电机4驱动第一打磨头54与第二打磨头55转动进行打磨,另外还可以对多工件进行同时打磨,通过调节第一支撑杆56、第二支撑杆57使得第一打磨头54、第二打磨头55与第二电机52、第三电机53处于同一水平状态,固定后第二电机52驱动第一打磨头54转动对工件进行打磨,第三电机53驱动第二打磨头55转动对其他工件进行打磨,实现对多工件一起进行打磨工作,工作效率高;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废屑等通过吸尘口81、吸尘管道82吸附并收集至集尘箱83内,集尘箱83内过滤网85可以将大颗粒的过滤出来,细小的粉尘通过喷淋头84喷淋,减少浮尘浓度,减少安全隐患,更优选的,集尘箱83与后续尾气处理装置连接,方便后续粉尘的集中处理。

  3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础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3.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能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1. 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 2. 超硬陶瓷材料制备与表面硬化 3. 规整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

  1.数字信号处理 2.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3.机电一体化产品开发 4.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5.逆向工程技术研究

  1.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 2.超声波特种加工 3.超声/电火花复合加工 4.超声/激光复合加工 5.复合能量材料表面改性 6.航空航天特种装备研发

  1. 先进材料制备 2. 环境及能源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3. 功能涂层的设计及制备 4. 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